去年5月,镜湖新区的核心区块被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
地公园,使绍兴中心城市规划中镜湖绿心的自然生态功能得到进
一步提升,这是绍兴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随
着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推进,必将有力促
进绍兴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提升绍兴中心城市自然生态环境
的品位。如何保护和建设好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摆在各
级有关领导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为把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对历史和老
百姓负责的生态工程、利民工程,我们经过调研,对镜湖国家
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保护和建设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重大
意义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大量
的资源,而且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削减洪水,降低污染
物,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
环境效益。在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块建设湿地公园,是国内外城
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多得的、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将这一自
然资源保护好,为城市居民提供业余休闲,享受自然,欣赏生
态景观,进行环境教育的场所,必将造福子孙后代。要着眼长
远,树立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使命感,把保护和建
设镜湖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项利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好。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首先是一个生态工程,面积达
15.63平方公里。建设好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必将极大地改
善绍兴中心城市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绍兴的建设。镜湖湿地
是绍兴宝贵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是绍兴大城市建设绿色空间的
核心, 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器”,镜湖国家城市湿地
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对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绍兴环境质
量,提升绍兴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镜湖国
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提高绍兴中心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市综
合竞争力的重要步骤。在绍兴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中心城市
由三大组团、一个绿心组成, 这样的城市规划布局,符合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护和建设镜湖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必将有力促进绍兴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
二、准确而全面把握城市湿地公园的科学内涵
按照《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的科学定义,城市湿
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
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
要内容的公园”。它既有别于与一般水景公园,又与一般湿地
自然保护区不同。自然性、生态性是城市湿地公园的核心内
涵,同时又突出了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强调充分利
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
能。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保护和建设必须准确而全
面把握城市湿地公园自然性、生态性的核心内涵。
这就要求在规划、建设中必须把保护放在首位,要尽一切
可能保存镜湖湿地的原貌,尽一切可能体现镜湖湿地的野趣、
野生和野味,尽一切可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稳定性
和生态系统连贯性。这就要求在规划、建设中必须特别注意减
少人工雕琢痕迹,避免短期行为,避免对自然和生态的扰动和
破坏。这就要求在规划、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
用的关系,必须在绝对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有控制的开
发利用。这种开发利用必须是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经
济效益为次。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必须定位于社会公共产
品,要突出其公益性职能。要把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成一
个公益性湿地公园,充分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生态休闲、科学研
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同时适度与合理地利用湿地
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三、建立镜湖湿地长效保护机制
一要成立湿地管理机构。尽快建立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安全预警体系,吸
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理顺湿地管理体制, 出台《镜湖国家
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和管理办法》,明确保护和建设的责任主
体,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
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
二要加强湿地环境检测与研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
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国内湿地保护的基础研究还非常薄弱,可
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特别对湿地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
价值和作用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湿地的保护和建设。要对城市湿地进行持续的检测,定
期提供检测数据与检测报告, 要充分利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
和民间力量,对镜湖湿地的形成演化、资源状况、物种分布、
生态习性、致危因素、保护策略等进行多学科的研究,掌握湿
地变化动态、发展趋势,为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保护和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要落实湿地保护资金。政府投入是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的
主要渠道,应当把湿地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湿地保
护计划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可以广泛地争取国际援助、社会捐
助,建立镜湖湿地保护基金。
四、大力整治镜湖湿地区域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镜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湿地内村庄密
集,人口较多,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工业污水通过
河道流入湿地,污染负荷大大超过了湿地环境的承受极限,导
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种类减少;由于稻田等人工湿
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池塘鱼类放养过
密,不仅污染水体,而且使生物多样性受损,造成镜湖湿地内
动物、湿生和水生植物种类偏少;杂乱的民居房舍,村边、河
浜随处堆积的垃圾,更是远离了原先的优美环境。 水是城市湿
地公园的灵魂。在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中,必须明确
提出水质目标,大力整治镜湖湿地域内的环境污染。要严格控
制湿地农业污染,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
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防止造成湿地环境污染;要严
格控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统一纳入
城市污水管网;要严格控制湿地内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
污染,划定畜禽禁养区;建立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彻底改变
湿地内乱丢乱堆垃圾的现状。
五、做深、做透镜湖湿地文化
镜湖湿地在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自然和文化遗存是一笔宝
贵的财富,镜湖湿地公园应在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的同时,深
层次提炼和挖掘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做
深、做透镜湖湿地文化。这对积极响应省委提出的“建设文化
大省” 要求和实现我市“文化强市”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犭央犭茶湖湿地景区除了恢复省级文保单位避塘,建议恢复
“越女采莲”风貌。“越女采莲”曾是绍兴最著名的地域风情
之一,李白《越女词》道:“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
荷花去,伴羞不出来”;徐文长在《镜湖竹枝词》中描述“杏
子红衫一女郎, 郁金衣带一苇航。堤长水阔家何处?十里荷花
分外香。”恢复“越女采莲”风貌,可以充分展示镜湖湿地公
园的自然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梅山湿地景区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其历史文化底蕴也相
当深厚,建议重修“巫山之穴”、“梅子真泉”、“适南
亭”、“尚书墓”及“竹径”、“茶坞”等古迹。山水田园文
化是镜湖湿地一笔宝贵财富。绍兴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为历代
文人墨客所题咏,遗留下许多诗文墨迹,陆游《思故山》一诗
是对镜湖田园山水生活的最好诠释。湿地生态农业区可突出田
园山水文化主题,营造极富江南鱼米之乡的田园气息。
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建设镜湖国家城市湿地
公园的重大意义,在规划、保护和建设工作中准确而全面地把
握城市湿地公园自然性、生态性的核心内涵, 建立和健全镜湖
湿地长效保护机制,大力整治镜湖湿地区域内的环境污染,镜
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必将建设成为一个对历史和老百姓负责的
生态工程、利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