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笔会
公告栏
新闻中心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学习研究
文苑笔会
文化园地
民进期刊
会员风采
组织概况
 
信息搜索
 
热门信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笔会
文苑笔会        
乌瓦粉墙的故事之扶桑散记

发布日期:2018-06-1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民进绍兴市委字号:[ ]


乌瓦粉墙的故事之扶桑散记


杨晔城 

出发去日本的那天,正好是大先生的忌日。115年前暮春的一天,大清国一个叫周树人的留学生从六朝古都南京出发,搭乘“大贞丸”号客轮,经过十天十夜的海上漂泊终于抵达目的地日本,在那里他生活了差不多8年时间,几乎七分之一的生命长度,他就是后来的大文豪鲁迅。“大贞丸”尖锐的汽笛声至今还回荡在耳际。

航班在东京国际成田机场徐徐降落的时候,天下着蒙蒙细雨,从机舱向外望去,碧绿的田野清新怡人,宽阔平坦的跑道笔直地伸向远方,只是周边低矮的建筑群与我想像中东京这座现代化的超级大都市不太对得上号。 

早就耳闻日本的厕所文化,这次在机场厕所特意留心了下,室内干净明亮,地面没有一处“随便”后留下的污渍,空气中也闻不到有什么异味。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没有“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温馨提示,这些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匆匆过客又是如何做到集体遵守社会公德?大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如此现代文明的环境里,谁都不愿做出有辱斯文的举止。

到入境大厅办理出关手续,长长的队伍前只有几名穿着制服的老年志愿者在入口引导,每请一位进去,就通知下一位提前做好准备。一招一式,动作非常熟练规范,银灰色的头发让人多了几分敬意。也许方便客人填写单子,每人的上衣口袋里还插着一支笔,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窗口”服务渐渐融化了初来乍到者的陌生和焦虑。“关口”接待我的边检人员是一个花样少女,看上去倒像似曾相识的邻家女孩,递上护照,按程序检查盖戳放行,没有发生索要小费的难堪,几分钟后我便顺利出关。想必大先生当年踏上这块异乡客地,受到这些意外的礼遇也会别有一番滋润在心头吧。19032月,在大先生和其他绍兴籍留日学生联名写给乡人的《绍兴同乡公函》中这样写道:“轮船铁路,规矩严肃,行旅称便,非中国铁路轮船之比。”对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的日本社会开明时风备加赞叹。

   箱根是此次日本之行的首站,距东京约90公里,还是日本著名的温泉之乡,从机场出来约2小时的车程,汽车在宽平如砥的路面上奔驰,路旁耸立的高楼、规整的厂房和国内并无多大差别。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怎么行驶中的私家车和货柜车一辆辆都干净就得像刚刚洗过?“奇哉!我好像没有听到按喇叭的声音。”同行的王老师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真不敢想象,没有一辆变道超车,车子开了这么长时间路上没看到过一堆垃圾。”周老师好像也发现了新大陆。“日本人普遍遵守交通规则,保持环境整洁已经习以为常,”开车的小刘对我们的“小题大做”有点不以为然,在日本生活了近20年的他,有空就收掇他的爱车,还开玩笑说那是他的面子工程。联想行前妻子开出的一长溜化妆品清单,儿子特别嘱我采购的“无印良品”,从生活习惯到产品质量,不得不承认,“面子工程”转化为“里子工程”,给岛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当年鲁迅对日本型文明也深有体会。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他曾回忆老师批改自己抄写的讲义的过程——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涂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文章写于1926年,距鲁迅仙台学医过去了20余年,也许大先生早已忘记老师教过的那些专业知识,但老师严谨和认真的做事态度还却历历在目,成为宝贵的人生财富。直到晚年,在与友人交谈中,鲁迅还多次谈到国人应该学习日本人办事较真的态度,他说:“即使排斥了日本的全部,但那认真的精神这味药,还是不得不买的。”鲁迅无疑是最懂自己同胞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没有什么比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更重要。感谢鲁迅,感谢绍兴,给后人留下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透过车窗,远处群山连绵起伏,落日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殷红。漫山遍野的白雾像万马奔腾,像白鸥翻飞,像羊群悠游,云海里的高山之巅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宛若仙境。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描绘出一幅绝美的水墨长卷,令人叹为观止。

在下榻的古柏园温泉酒店,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真诚和善意。那是我第一次去泡温泉,不知道当地有全裸出镜的“硬性规定”,穿了条裤衩兴冲冲推门而入,室内只有一位老人在冲澡,见我闯入,马上站起走过来,“伊里哇拉”朝我说了一通日语,搞得我一头雾水,以为将要发生什么“辱华事件”,最后老人指着我的短裤,才算明白过来。果然,等我一丝不挂再次走进,老人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我和老人静静享受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和一位素昧平生的日本老人如此赤诚相待,耳畔响起大先生“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的寄语,想起大先生题赠日本友人西村真琴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愿这纯洁的泉水能早日弥合两国人民感情的伤痕。

在东京的几天,我看到了皇宫围墙外冒雨晨跑的日本人,他们激发出来的力与美同样令我感奋,看到了富士宫市的“核兵器废绝平和宣言都市”石碑,对和平的向往相信也是大多数日本人民的心愿,还参观了历史悠久的富士高砂酒酿造传统工艺,想到了家乡同样历史悠久的绍兴黄酒,由“玉扇倒悬东海天”的富士山想到了家乡中华九大名山之首”的会稽山,富士宫市郊散落的乡间别墅群想起了家乡雨后春笋般拔起而起的高层排屋别墅……日本和中国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日新月异的祖国在经济社会方面高速发展,正让人民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无论是游人如织的浅草寺,还是繁华的银座、知名的电器动漫一条街秋叶原,不绝于耳的“中国之声”让人倍感亲切,民间往来、旅游经贸、文化交流……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地球村的两端传递着共同的心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